您所在的位置是: 首页-电子器件百科-PTC热敏电阻有哪些特性
热敏电阻是一种敏感元件,根据温度系数的不同可分为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PTC)和负温度系数(NTC)热敏电阻的典型特点是对温度敏感,在不同的温度下表现出不同的电阻值。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PTC)温度越高,电阻值越大,负温度系数越大(NTC)温度越高,电阻值越低,它们都属于半导体器件。
但需要注意的是:热敏电阻不属于进出口税目85.第41项下的半导体器件。
PTC热敏电阻有三个主要特性,电压-电流特性、电流-时间特性、电阻-温度特性。
1、电压-电流特性(V-I特性)
电压-电流特性,即伏安特性,是指在25摄氏度的静态空气中达到热平衡的稳态条件下,热敏电阻引出端箝位的电压与电流之间的关系。
PTC热敏电阻器的伏安特性大致可分为三个区域:在0-VK之间的区域称为线性区,该区域电压和电流之间的线性变化不大,称为无动作区。VK和VK~Vmax之间的区域称为过渡区,此时,由于PTC热敏电阻的自热温升、电阻值跳变,电流随着电压的升高而减小,也称为动作区。VD以上的区域称为击穿区。
2、电流-时间特性(I-T特性)
电流-时间特性是指热敏电阻在升压过程中电流随时间变化的特性。施加电压瞬间的电流称为初始电流,平衡时的电流称为剩余电流。
3、电阻-温度特性(R-T特性)
电阻-温度特性是指在规定的电压和一定的温度范围内,PTC热敏电阻的零功率电阻值与电阻本身的温度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PTC热敏电阻的电阻值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