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 首页-电子器件百科-热敏电阻及其工作的原理
热敏电阻是一种敏感元件,根据温度系数的不同可分为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PTC)和负温度系数(NTC)热敏电阻的典型特点是对温度敏感,在不同的温度下表现出不同的电阻值。
工作原理
热敏电阻将长时间不工作;当环境温度和电流在C区时,热敏电阻的散热功率接近加热功率,所以可能动作,也可能不动作。当环境温度相同时,随着电流的增大,热敏电阻的动作时间急剧缩短;当环境温度相对较高时,热敏电阻的工作时间较短,保持电流和工作电流较小。
1、Ptc效应是一种具有ptc的材料(Positive temperature efficiency)效应,也就是正温度系数效应,只是意味着这种材料的电阻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比如大部分金属材料都有ptc效应。在这些材料中,ptc效应表现为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线性增加,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线性ptc效应。
2、经历相变的材料的非线性ptc效应会表现出在很窄的温度范围内电阻增加几个到十个数量级的现象,即非线性ptc效应,相当多类型的导电聚合物都表现出这种效应,如聚合物ptc热敏电阻器。这些导电聚合物对于制造过电流保护装置非常有用。
3、用于过电流保护的聚合物ptc热敏电阻器聚合物ptc热敏电阻器通常被称为自恢复保险丝(以下称为热敏电阻),由于其独特的正温度系数电阻特性,非常适合作为过电流保护器件。热敏电阻像普通保险丝一样串联在电路中。